◆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
◆优化营商环境正其时
◆抬高标尺找差距 夯实基础创新高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
◆南江县党建暨脱贫攻坚综合性会议召开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
(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我国“三农”发展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农业农村为什么要优先发展,乡村振兴的规划该如何落实?就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等重大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
①新旗帜:管全面,管长远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韩俊表示。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结构上共分为4个板块、12个部分。4个板块分别着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并作出全面部署。
韩俊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二是管长远。”
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央一号文件都作了全面部署。
管长远。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②新时代“五个有”:奠定乡村振兴基础,坚定信心
准确把握“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韩俊说:“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是农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5年,是农民得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5年,是农村面貌变化大、城乡一体化提速的5年,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开创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准确概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③责任制“五级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党领导乡村振兴,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韩俊说,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下去。
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
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
要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揽乡村振兴全局。根据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将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④制度供给“人地钱”: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
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贫血”。韩俊说,实施乡村振兴,要抓住“人、地、钱”等关键环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和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文件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等,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建设。
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文件提出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问题。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比如,部署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前提是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文件对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的谋划: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⑤四梁八柱“五个保障”:关键小事上下足绣花功夫
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之以恒地干,真金白银地投
一个规划,一项条例,一部法律,确立了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有国家战略性规划引领保障。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
有党内法规保障。党管农村工作是重大传统。党内法规将明确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工作范围和对象、主要任务、机构职能、队伍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定化。
有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支撑保障。重要战略方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在重大行动方面,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等。在重大工程方面,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保障,有投入体制机制保障。韩俊指出,通过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乡村各种资源要素活力。
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要在关键小事上下足绣花功夫。韩俊说:“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之以恒地干,真金白银地投。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喊是喊不出来的,干几年就收官结账也是不行的。”
全面部署安排农民关心的关键小事。针对农村厕所这个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部署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部署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文件提出,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部署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的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部署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选自人民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正其时
仔细倾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果然是民有所呼,民有所应。
报告引人注目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达到“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高度。
给企业的“大礼包”也很具体: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压缩企业商标注册周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进综合执法机构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东北等一些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的一些省份,关于营商环境触目惊心的投诉。有民企哭诉项目被盘剥甚至夺走,有消费者心惊于无端被宰甚至被打……
发改委都发话,指出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营商环境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政府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国务院开年第一会研究的主题,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可见兹事体大。
为啥优化营商环境这么重要?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总理在报告中提及“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仔细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表述,都和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有千丝万缕联系。比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决策层会在全面深化改革重重挑战面前,选择优化营商环境做为突破口之一。因为可以解忧纾困。凡事不依法依规,衙门习气深重,只能靠关系、靠熟人不靠制度,到了手的“金娃娃”也会飞走,发展还谈何动力?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要是政府审批不但繁难耗时,甚至还有猫腻,处处设卡处处为难,谁还愿意来投资办企?地方经济还如何发展?中国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岂非也要大打折扣?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何以总理一再强调,“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一定要让我们的企业家、市场主体真正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最佳投资地……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净化社会风气,打造法治国家。
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的污化营商环境的事例,正是对法治的藐视,对规则,对公平正义的破坏。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创造就业》显示,中国在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78位。这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我们不但落后于名列前十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还落后于毛里求斯等发展中国家。这一评测选取的样本,还是北京和上海,倘选取欠发达地区做评测样本,结果又当如何?
当然,这也说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上海最近就在努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唱响“店小二精神”,已成强力推动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就全国而言,上海的营商环境本已相当不错,还在“壮士断腕,刀刃向内”,通过政府自我革命优化营商环境。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须快马加鞭。
抬高标尺找差距 夯实基础创新高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2018年,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本着“以透明促规范,以创新求发展”的思路,在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与效率上下功夫,在努力做到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政策落实的同时,强化干部职工“四心”意识,切实提高工作质效。
耐心沟通,端正工作态度。采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与采购单位沟通,帮助采购人解决难点问题; 热情耐心解答与采购项目有关的各种咨询。做到四个“不让”:不让来办事人员在这里受冷落、不让工作事项在这里积压延误、不让拒绝推诿事件在单位出现、不让政府采购当事人利益受到侵害。
细心工作,保障采购质量。采购中心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认真细致学法、用法意识,加大法纪规章制度培力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内部职责、工作规程、采购工作纪律等相关制度和办法,要求干部职工丰固树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意识,要求干部职工对待每一个项目从细微着手,不放过任何环节,保障“零差错”,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尽心履职,提高采购效率。采购中心要求干部职工不仅要做得对,更要做得好、做得快; 不能满足于工作一般化、平庸化,要力争高水平、高效率。培养干部职工努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改变“坐、等、靠”的惯性思维,将每一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主动出击,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建立政府采购项目走访回访服务制度,对合同履约进行跟踪问效; 认真区分工作性质,精细划分“一般工作、重点工作、紧急工作”,对特殊采购项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充分展现省级政府采购廉洁高效的服务形象。
暖心服务,保证采购成效。采购中心一直坚持为采购人服务、为供应商服务就是为四|省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把满足采购人的需要和维护供应商合法权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心推行“项目首接负责制”、“项目限时办结制”等“暖心”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真心实意维护当事人利益,贴心为采购人服务,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并将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向社会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打造阳光政采。(选自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代表委员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抓好两个关键
“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是关键。”北京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委员表示,深度贫困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当前全国还有近3万个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的深度贫困村,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以往个别地方扶贫撒胡椒面、力量分散,或者蜻蜓点水、药不对症,这都不利于深度贫困地区脱真贫、真脱贫。“建议锚定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实干苦干扎实干,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江苏省苏州市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四处工段长段俊代表以前是四川内江的农民,她认为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基础设施不足,有的交通很不方便,好货运不出去,自然卖不上好价钱,外面的好项目又进不来。“我们当地把路修通了,引导企业进驻到村子里打造‘扶贫车间’,去年85个贫困村脱贫摘了帽。”段俊建议,对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给钱给物不如改善条件做强产业吸引力,激发内生动力。
做到统筹兼顾
“扶贫可是个精细活,种什么、养什么、当前从哪里增收、未来如何可持续,都得想明白。”湖南省桂东县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小芹代表介绍,地处山区的桂东县在扶贫产业上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政策,发展与当地环境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茶叶、药材、土鸡养殖等产业,去年户均年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目前,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偏弱、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扶贫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建议政府扶持引导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让农货更好走向市场。”
“既要考虑贫困地区‘摘帽’的当务之急,也要考虑发展振兴的长远之计。”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代表深深认同“扶贫先扶智和志”的理念,当前农村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继续上学的比例不够高,不少年轻人缺少职业技能,收入不高、发展受限。让贫困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是保证长效脱贫的有力举措。“建议对贫困地区只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年轻人建立跟踪帮扶制度,帮他们学到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夯实作风保障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作风硬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东港村党总支委员沈禧娜代表坦言,个别基层干部懒政惰政仍然存在,甚至有时候上级下发扶贫物资都不去领。为啥?怕分配不均,反遭群众埋怨。不良作风,既挫伤了群众信心,又拖累了脱贫进程。“扶贫作风绝不能软塌塌,扶贫干部一定要有担当。建议进一步健全举报制度、提高处理效率,及时查处扶贫领域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干部作风越硬,群众脱贫越实。”在广西武宣县,扶贫干部必须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全程帮扶群众脱贫,上额村党总支书记郭以录代表表示,当前个别扶贫干部挂名不出力,只盼服务期满镀金邀功,甚至有个别派驻干部不仅不干事,还给当地添负担,群众意见大。“打好脱贫攻坚战,选好用好扶贫干部至关重要。建议委派扶贫干部时要仔细筛选,保证扶贫干部有足够的精力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同时健全扶贫干部召回制度,对扶贫不力者严肃问责。”(选自人民网)
南江县党建暨脱贫攻坚综合性会议召开
3月19日,我县召开党建暨脱贫攻坚综合性会议,专题研究党建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具体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近期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南江县委书记刘凯出席会议并要求,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胜脱贫“摘帽”攻坚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推进乡村振兴;要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要防范化解“九大风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统筹兼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紧盯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抓落实,确保党建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主持会议并安排部署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万林、县政协主席符大纲和县委副书记陈槟、娄可伟出席会议。
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会议书面安排部署了2018年统战、机关党建及群团、组织、政法、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进行了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及成员2017年度考核述职测评。
会上,未完成2017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连续两次及以上在战区考核排名靠后且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乡镇公开述职。会议还签订了《南江县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
刘凯强调,要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面对“整县摘帽”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聚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县级领导牵头揽总,落实挂联责任,把驻村工作与挂联工作有机结合,抓好驻村工作队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训练一批熟悉农业农村工作人员、解决群众办事不跑路、培养基层永不走的干部队伍。要精准对标“一超六有”、“一低五有”、“乡三有”,高质量完成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产业强村、金融扶村、人才领村、改革活村、文化润村、治理兴村行动。要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带动全县上下进一步做细做实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建立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实施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建成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探索高质量的改革创新,深化高质量的开放合作,保障高质量的民生福祉。要防范化解“九大风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明晰责任、主动担当,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做好防范化解金融、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房地产领域、县属国有企业债务、社保基金支付、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要统筹兼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县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主业主责,把党建工作放在总体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推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聚焦“补钙加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聚焦“强基固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聚焦“提神鼓劲”,加强宣传文化建设;聚焦“保驾护航”,加强综治维稳建设;聚焦“同心同向”,加强统一战线建设;聚焦“突出三性”,加强群团组织建设。要紧盯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抓落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定期分析目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增添有效措施,刚性落实,压茬推进。始终心中装着目标、务实奋战目标、戮力完成目标,脚踏实地,抓在平时、管在常态,在基层一线锤炼担当的技能、在发展前线锻炼担当的水平,在担当中迸发激情、展示能力、成就事业。知难不畏难、抢滩不守摊、扛事不避事,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按住发展的“快进键”,思想绷紧、时间抓紧、工作赶紧,保持敢闯敢干的劲头,对上级作出的决策与部署,做到不等靠、不拖沓、不含糊,交办事项即领即办,不断打开新局面、谋求新发展、实现新作为。
李善君在安排部署工作时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细化目标任务,抓好工作落实,严格督查督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帮扶工作要常态推进,见人见事见效。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在规定时间全面入住,加快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推进,加快通信网络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要全面达标。建好用好管好扶贫资金,发挥扶贫基金效益。切实抓好金融扶贫工作、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德银行建设、村规民约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及问题整改。切实抓好项目工作。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实施城乡增绿添彩工程,加快国省市重点镇建设,抓好景区创建工作,完善乡村旅游规划。重视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审计及其他重点工作。(选自bet365进不去官网)